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新華社:瞭望丨浙江有禮

來源🧀:宣傳部 作者:宣傳部 時間:2023-03-18 人氣🐕‍🦺🥷🏿:

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遊客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小舟山鄉的城市書房內看書賞景(2022 年 11 月 24 日攝)

“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進程中🥡,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先行示範是一大重點🍷。

以文化惠民“賦美”百姓生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在北宋詞人柳永的筆下,1000多年前的杭州是一座“愛樂之城”。如今,每逢節假日,在杭州西湖湖濱🈴、吳山腳下的清河坊步行街、運河邊的運河廣場……沐鸣3平台 -《沐鸣3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的文藝志願者團隊都會給市民帶來器樂、舞蹈📲、聲樂🧑‍🦽‍➡️、戲劇等一系列高雅藝術的視聽展演🍟。

把“音樂廳”“大劇院”搬到街頭,給城市生活增添了浪漫的氣息,這種做法在浙江被稱作“文藝賦美工程”。

2022年國慶前夕,上述工程在杭州先行啟動,隨後向全省推廣。它以藝術院校、文化館(站)📬🙇🏼、演藝行業協會等方面的文藝志願者為參與主體,選擇城市社區、商業街坊🅱️、文博場館🚓、公園景區以及鄉村等適宜空間開展常態化藝術展演活動,讓文藝之美成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生動寫照。

目前,浙江共遴選設置演出點位192個,發動文藝志願者2萬餘名🫵🏽,開展街頭演出上千場🏇🏻。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陳廣勝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讓文藝像星星之火那樣遍布城市🙆🏿、融入鄉村、美化全社會。

根據《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全省要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覆蓋率實現100%。城鄉居民走出家門,在15分鐘的步行距離內,就可以到達公共文化場館和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間。

以這個生活圈為依托🦢,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又推出了線上應用“品質文化惠享”。應用整合了16個部門和省市縣鄉村5個層級的文化資源⚱️,聯動起全省近7萬個公共文化設施、8000多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以及2.3萬名從業人員、2.7萬名文化生產者和217萬名文旅志願者。

“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社會,必須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一個既擁有高水平物質生活條件💫,也擁有高品質文化生活條件的社會💇🏿。”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副校長陳立旭教授表示🐦‍⬛,全體人民不分城鄉、區域、群體,都公平享有參與文化活動🫲🏻、從事文化創造的權利🧱,同時共享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方是精神上、文化上的“普遍富”“共同富”“全民富”。

以弘揚傳統生發創新動力

從宋代窗欞上獲取靈感的青瓷杯🕖、青瓷馬拉松獎牌、青瓷U盤、青瓷音樂盒……在“新生代”瓷藝師葉芳的手下,千年窯火不斷的龍泉青瓷打開了無限的創意空間🪺👮🏽‍♀️。“現在龍泉的青年從業者更注重多維度思考,希望創作出能更好表達作者認知的作品。”葉芳說。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是非遺項目,古老的技藝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而實現有效傳承🫴🏼?近年來🧝🏿‍♀️,當地加快了數字化改革的步伐,努力培養年輕力量,搭建青瓷展陳線上平臺,建設青瓷非遺資源庫,完善青瓷產品評價標准體系🧛‍♂️。

在越劇誕生地嵊州市,一座占地3.68平方公裡的越劇小鎮今年春節推出了越劇表演、越劇沉浸式體驗、木雕、微雕🏸、根雕😟、竹編、紫砂等一系列項目☦️。以創建國家級越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為抓手🕵🏿🧔🏽‍♀️,嵊州持續擦亮越劇文化金名片,以越劇文化先行推動精神富有✨,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運河沿線非遺資源非常豐富,當務之急是要讓它們傳承好,發揚好👨🏻‍🌾。”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姜國祥介紹說🤟,全區有區級以上非遺項目131個🧑🏿‍⚖️,不少項目的發展史都與運河密切相關。“我們現在希望能夠營造出都市裡的古韻生活,讓古韻生活和時尚潮流同步發展。在拱宸橋邊的運河廣場北戲樓,設立了‘大運河城市非遺會客廳’👰🏽‍♀️。文化和旅遊部掛牌的‘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杭州拱墅站’,讓非遺傳承人和市民有更多的接觸🙌🏼,同時也讓非遺專家有一個研討聚會的沙龍。”

在浙江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先行示範的系統工作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項重要課題。西湖、良渚遺址🥯、大運河等世界文化遺產,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工藝和傳統戲曲藝術……傳統文化資源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營造了豐厚的底蘊🦸🏿‍♀️。

目前🤕,浙江文旅部門在完成首批1845項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的基礎上,又推出“浙江文化標識”培育計劃,已立項“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100個🗣。同時還啟動了20個省級傳統工藝工作站和98個省級非遺工坊的創建工作,它們依托131個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以100多家企業為建設主體注重吸納就業,促進就地就業增長。

浙江省社科院原副院長、浙江省文史館館員陳野認為#️⃣,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依賴于長期的文化積澱,浙江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進程中🚴🏼‍♀️🧬,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度的思想結晶正是文化發展的關鍵內核。

讓“最美”從現象成為風景

這幾年,“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潘美兒感到了身邊日益集聚的愛心暖流。在她工作的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志願者們會定期來給麻風病人理發,學生們會抽空來陪他們聊天,愛心人士逢年過節會送來大批慰問品……

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需要高水平推進全域文明創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近年來👍🏽,浙江實施全域文明創建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同時💥,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最美浙江人”品牌提升行動,建立完善關愛禮遇機制。實施全民人文素養提升行動👎🏽,建立常態化人文素養評估體系。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在浙江,經常舉辦的群眾性主題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潤物細無聲”地入耳入腦入心。紹興市開通全國首家網上愛心博物館👨🏽‍🍼🧑🏼,展示200餘位最美愛心人士。麗水市的“好人一條街”使各類“最美人物”走上街頭、點亮城市🦶👩。金華市創新推出“好家風信用貸”,累計發放“好家風信用貸”157.66億元🧘🏼‍♀️,惠及全市13.75萬戶,將無形的信義轉化為有形的價值資產,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2年🖖🏽,浙江獲得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的人數,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全域文明創建推進度約85%🤶🏿🧖🏿‍♀️。同年👺,浙江成為全國文明城市設區市全覆蓋省份。“十四五”期間🚸,浙江全域文明創建覆蓋率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覆蓋率都爭取達100%🚾。

從“最美現象”到“最美風景”🔊,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一個“浙江有禮”的省域品牌正在彰顯。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沐鸣3教授張彥說,這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是邁向共同富裕偉大征程的時代續寫🧜🏽,它具有深沉的曆史厚度、走在前列的創新力度和豐裕的人文溫度。

新聞來源: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423525?d=134b0ad&channel=weixin

沐鳴3平臺


    沐鳴3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