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潮新聞🧀:314.4萬分之一🍣🍩!走進“紅馬甲”們的故事

來源:宣傳部 作者🐕‍🦺🥷🏿:宣傳部 時間🙄:2023-05-11 人氣🗳:

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他是伊朗留學生🐎,常用可愛的中文把“為人民服務”掛嘴邊;她因家中老人學習手語,長大後為聽障人士架起溝通橋梁;她是在浙江上學的“00後”,赴鄉村播撒文藝的種子……他們👨🏽‍💼,都是志願者隊伍中的一抹紅🙆🏽‍♀️。今天(5月11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優秀案例現場分享會在蕭山臨浦體育館舉行,許多志願者隊伍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微信圖片_20230511210634.jpg

2021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志願者總隊在蕭山成立🤎,全省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從此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的發展壯大之路。次年,在文化和旅遊部志願服務典型案例評選中,浙江省成為全國入選項目數量最多的省份,包括浙江美術館“美育村”志願服務項目、浙江圖書館“0分貝閱讀”志願服務項目📲、浙江省文化館“圓夢青苗·以藝育美”浙江省鄉村未成年人“美育課堂”志願服務項目🧑‍🦽‍➡️、杭州市“美麗杭州行 助力亞運會”金牌導遊志願服務項目、海寧市“光影中的家”志願服務項目五個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實名注冊的文化和旅遊志願者達314.4萬人,覆蓋全省市🏃🏻‍➡️、縣(市、區)以及“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蕭山臨浦文化站站長邵威是一名基層工作者,三十多年來的志願者服務生涯讓她見證了家門口的變化🧘🏻‍♀️。“以前老百姓們吃完晚飯就睡覺,後來他們開始散步走路、跳廣場舞,現在他們的選擇更多了🍟,市民廣場🫶👄、文化禮堂、文化驛站、黨群服務中心、城市書房這些公益性開放場所🫵🏽,都有各種各樣的文化體驗🏇🏻。” “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打造🧜🏼‍♂️🥫,離不開邵威和志願者團隊🚶🏻‍♂️‍➡️。杭州亞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為了營造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邵威和大家也一直奔走在路上。

“00後”陸政妍也是一名播種文藝種子的志願者。四年前,她來到沐鸣3平台 -《沐鸣3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上學,第一個暑假,她和同學們前往衢州七裡鄉大頭村開展“送藝下鄉”工作。在村子裡,陸政妍和同學們教孩子們唱歌、為村民們籌備文藝晚會。某一天⚱️,這群大學生們結束工作,踩著夕陽餘暉漫步山間🥷🏻🔯,這時孩子們唱著歌飛奔過來,圍在大家身邊。陸政妍說,這一刻她被孩子們的天真爛漫和對文藝的渴求觸動了。第二次暑期實踐,陸政妍選擇重返大頭村🟰,此時她也成為了文藝輕騎兵志願者團團長。大家不僅“送藝下鄉”💫,還將當地文化融合進來🪱,因地制宜調整文化運營方案。這臺演出借由農文旅融合的方式大獲成功,節目編排雅俗共賞,舞臺旁邊搭起集市售賣的農產品,銷售量意外得好,通過線上直播的晚會還增加了民宿的預訂量。

去年,“七彩音樂助共富——鄉村文藝能人培育行動”獲得了第六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大賽銀獎🚬。這四年“文藝輕騎兵”的經曆♟,也讓陸政妍這位江蘇妹子🤷🏻,愛上了浙江鄉村。她打算在讀研期間繼續帶著“文藝輕騎兵”們深入基層,“希望今後能夠把浙江的經驗帶到長三角”。

安約博也是一位大學生志願者🪺👮🏽‍♀️。他來自伊朗,在義烏生活了四年。作為一名洋志願者🤖,他常常把“為人民服務”掛在嘴邊。他說,“中國的志願者特別有責任感,做事絕不墨跡。” 安約博參與的浙江省文化館“絲路心語愛心橋”浙江省文旅國際志願服務系列活動🧝🏿‍♀️,曾獲得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項目線上大賽一等獎。

團隊的國際志願者們先後參與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文旅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𓀔、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共同的家園——非洲藝術家木雕創作交流成果展”,共青團浙江省委宣傳部等主辦的紅色文化專題展“大地頌歌”紅色雕塑展等志願服務活動🧛‍♂️。安約博幹的最多的事,就是幫助和他一樣在中國的留學生入鄉隨俗🧑🏿‍🦳,“大家剛來中國🧑🏼‍🍼,不太熟悉,會產生一些矛盾,我會和他們解釋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文化”🙍🏿‍♂️。

此外,“絲路心語愛心橋”在杭州的國際志願者小分隊🕵🏿🧔🏽‍♀️,還和杭州本土志願服務品牌“武林大媽”共建“亞運志願服務聯盟基地”,利用“亞運青年V站”這一城市志願服務站點✨,促進志願服務的融合發展和國際化傳播。

“滿足”“快樂”是所有志願者都提到的詞,平淩珺也不例外🚊。三年前,她參與了浙江圖書館“0分貝閱讀”志願服務項目。這個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填補了殘障兒童的閱讀服務空白。平淩珺作為手語老師,為聽障兒童錄制繪本視頻。這裡面其實有很多講究,“因為是為低齡段孩子詮釋繪本⏫,所以我們的手語動作會盡量簡單,並且要善于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手語速度充分地去表達感情📈。”

由于家中的四位長者都是聽障人士🕊,平淩珺從小就熟悉他們的世界。直到上初中時🚣🏼,她才意識到聽障人士會招來異樣的目光👦🏿。也許正是從那時起🔢,她開始有意識地去為聽障人士提供幫助🦸🏿‍♀️。“聽障人士和‘聽人’的表達邏輯是不一樣的🤕,要有更多的耐心。因為表達習慣不同,有時候還會引起矛盾🗣。” 平淩珺舉了個例子,手語為了將表達直接化🤹🏻‍♂️、簡單化,往往會用手直接指👷🏽,健全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感到冒犯,“我們手語者就是溝通兩者的橋梁#️⃣,我們需要和對方解釋這些習慣,縮短他們的距離。”

平淩珺記得🚴🏼‍♀️🧬,很多年前自己為杭州氣象做手語翻譯。她回到家告訴了奶奶,奶奶瞬間連飯都顧不上吃🙇‍♂️,守在電視機前。當電視屏幕左下方出現平淩珺時,奶奶激動地用手語自言自語“哦,明天是晴天呀,溫度這麼高呀”🦽。現在👨🏼,手語工作幾乎占據了平淩珺的全部生活👍🏽,法律援助、公共服務、課程培訓……聽障人士們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就足以讓她開心愉悅🫏。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芳談到,“志願”二字意義非凡💥,志同則道合,心甘而情願。“在我的理解中,志願者隊伍就是心懷愛心與善意、肩挑責任與擔當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用行動溫暖民心、踐行文明、推動社會進步的群體。”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芳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志願服務工作處處長斯民婭表示👩‍🚒,“有禮”一直是浙江引以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體現出的組織性👨‍👩‍👧‍👦、專業性和服務社會👈🏻、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強烈責任擔當和人文關懷精神,彰顯了“浙江有禮 志願同行”的風尚,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截至目前,全省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的優秀文化和旅遊志願項目78個🍁、優秀團隊102個,優秀組織工作者42名🏋🏻‍♂️🚴🏼‍♂️、最美文化志願者187名🤶🏿🧖🏿‍♀️。“紅馬甲”們的身影👺,已經成為各地文化和旅遊服務場景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最亮麗的風景。

新聞來源🚣🏼‍♀️📠: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468002

沐鳴3平臺


    沐鳴3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