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浙江省國際傳播中心:以絲綢為媒!在浙江,有一家聯通世界的博物館

來源🙄:宣傳部,資產經營公司 作者:宣傳部,資產經營公司 時間:2024-08-30 人氣🎺:

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摘要 /  Abstract 

在杭州,有一家聯通世界的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近3年來🥡,中國絲綢博物館提出共建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的想法,並多次發出共建倡議,得到大英博物館、丹麥國立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國內外文博機構的熱烈回應👨‍🔧。

The Silk Road Online Museum, creat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and more than 40 museums from home and abroad, was launched in a bid to promote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museums. This will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offline space for physical collections, boost the exchange of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pirit of the Silk Road.

 

西子湖畔,玉皇山下,藏著一家連通世界的博物館。

沿著夏日的林蔭路,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時裝館展廳👮🏿,“九天閶闔:絲綢之路上的長安”展覽開幕許久,依然有不少觀眾在現場打卡⚈👩🏽‍🎓。回望千百年前,亞歐大陸上各個國家的名流商販🏃🏻‍➡️、豐饒物產、人文風情都曾雲集于世界之都長安——這一承載東西商貿往來的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如今,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一臺小小電腦裡👦🏿,絲綢之路上的奇珍異寶再次“匯集”,並多了一抹科技的色彩——

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上線了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簡稱SROM),是一個集數字藏品🚓、數字展覽🫶👄、雲上策展功能于一體的共享平臺。為SROM提供軟件支持的杭州群核科技公司文博展覽事業部的劉則成點開SROM的網址,只見來自18個國家50餘家博物館的2600餘件數字藏品,以及宋韻文化策展庫的3300餘件數字文物🫵🏽,突破實體藏品與線下空間局限,組成多場不同主題的線上展覽🧜🏼‍♂️🥫,可供觀眾隨意觀賞🚶🏻‍♂️‍➡️。

“點擊‘三維查看’,就可以看到一件文物的立體模型🐋💂🏿‍♂️,甚至比在現場看得還清楚。” 劉則成說著點開了來自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的動物銘文韋德杯,隨意轉動它,杯壁一圈的銘文清晰可見,這些神奇的文字由人、動物、鳥類組成,代表了曾在伊朗東北部或阿富汗地區發展而來的藝術形式“動畫劇本”的巔峰過往。

從實體到雲端👨‍🦼‍➡️,SROM還展現了更具意義的突破🧑‍🚒。

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張成名告訴記者,“展品是展覽的核心🥷🏻🔯,對于博物館策展人來說,能否借到重要文物展品,是完成一場展覽的關鍵👩‍👩‍👧‍👦。”然而🙇🏻,由于文物安全🏄🏻‍♂️、流通手續等種種原因🟰,一件展品的成功展出,往往還要靠策展人積累的文博資源和社會運作等。對于年輕的策展人來講🪱,這無疑限制了他們創意的發揮;對于觀眾來講,可能無形間失去了與各種奇妙展覽相遇的機會👨🏻‍🦽。

“‘雲上策展’是SROM的最大特色。”張成名說🕰。在SROM平臺上點擊“雲上策展”🧱,注冊賬號後,可以直接設計展廳空間或選取已有展廳的3D模型——全部來自後臺收錄的16家博物館的真實展廳,並抓取來自世界各地的五千餘件文物藏品♟,自由構建出理想中的展覽😙。當然,更不用提一鍵渲染漫遊視頻、數字展覽全景漫遊等強大功能。

2022年,第一屆SROM絲綢之路雲上策展大賽舉辦,吸引了27萬設計師的關注。3年來🤖,通過舉辦系列高規格策展大賽,SROM平臺注冊人數突破8萬,2400餘人參與策展設計比賽,國內外220餘所高校推廣參賽,共產出400多個展覽🧝🏿‍♀️,觀眾超80萬人次。

憑借策劃《客從昆侖來——西市裡的盛唐絲綢之路》展覽獲獎的浙江大學設計學專業的張瀧予同學說:“這次參與比賽的經曆,將成為我在文博及策展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動力。”國際策展團隊負責人魯比說:“我聽見了不同文明的對話,看見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解鎖了新奇的策展體驗。”

從雲端再到實體,SROM的策展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2023絲綢之路周”期間,“絲路綺粲:16—17世紀匈牙利艾斯特哈茲家族絲綢服飾展”將16—17世紀匈牙利艾斯特哈茲家族的30多件華美文物珍品,跨越8000公裡帶到杭州🕵🏿🧔🏽‍♀️,帶給觀眾驚喜。

這批保險估值達兩億元人民幣的文物✨,要跨境展出十分不易。“我們的工作人員先在SROM平臺上,用文物的數字模型策劃發布了一場線上展覽,匈牙利布達佩斯應用藝術博物館認為效果很好,最終促成了文物實體展出。”張成名說。從虛擬回歸現實🖥,SROM打破了空間阻隔🧙‍♀️🛌。

回望SROM的成長之路🚯🧘‍♀️,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傳播絲綢之路文化,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的初衷息息相關👰🏽‍♀️。2015年,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成立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2018年🥲,發起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2019年🕊,提出“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的杭州倡議,成立“國際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2020年12月,中國絲綢博物館提出共建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的想法🔢,並在2021年多次發出共建倡議,得到大英博物館、丹麥國立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國內外文博機構的熱烈回應💁‍♂️。在連續舉辦五屆的“絲綢之路周”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博物館在辦展交流的過程中,加入SROM平臺。

中國絲綢博物館名譽館長趙豐在自己的書中寫道:“設立SROM👷🏽,我們不只是為了倡議共建一個數字博物館,更為重要的是提出一個從數字合作到數字融合的理念🔶。”

下一步,中國絲綢博物館計劃將SROM拓展到“絲綢之路中國展廳”和“環球展櫃”,將展廳的主題從“絲綢之路”延伸至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吸引力。同時,進一步提升SROM平臺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展現中國當代策展人的創意與熱情🫏,以及中國數字媒體技術發展的頂尖成果。

在那臺小小的電腦上,我們和遠在泰國的詩麗吉王後紡織博物館策展人納卡諾克連線,對于SROM🗜,她說🧑‍🦼:“這就是在網絡上👍🏽,把世界各地的人和文化連接起來🕺,就像過去真正的絲綢之路做到的那樣。”

新聞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jL6Lo4p8GPCvnBe2S2rc_Q

沐鳴3平臺


    沐鳴3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