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3平台首頁

沐鸣3平台網站xml地圖

“泡桐花開鳳凰來 焦裕祿精神代代傳”我院師生赴河南蘭考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編輯:shaowenjian 來源🙆:團委 作者:馮宇光 時間:2018-07-18 人氣:

近日,由我院師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一行十餘人來到河南蘭考堌陽鎮,開展了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本次活動以“追尋紅色足跡,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實踐內容涵蓋紅色傳承、文創調研、關愛支教、扶貧助困🚔、送藝下鄉等🩷。

7月10日,實踐團師生攜手堌陽鎮政府聯袂打造的“泡桐花開”青少年暑期公益課堂正式開課。本次公益活動旨在結合浙音學生的專業優勢,為當地青少年普及音樂知識🧎‍♂️⏬,提高藝術素養。此次活動共設置七門課程⛓,包括古箏演奏、古琴演奏、竹笛演奏、樂理知識、紅歌教唱、音樂賞析、舞蹈表演等💆🏿‍♀️💆。依據授課對象年齡段分為6個班級🎞,每班兩名指導老師,根據青少年音樂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實行小班化教學🧖🏼‍♀️,授課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努力為當地藝術人才的培養☢️𓀅、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助推蘭考脫貧攻堅出一份力。

為了傳承紅色精神⟹🙅🏽,培育青少年的愛國愛黨情懷。在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重點教唱了《在燦爛的陽光下》、《唱支山歌給黨聽》《五月的鮮花》等經典紅色曲目🎡。課餘時間,實踐團還統一組織全體師生觀看影片《焦裕祿》🫎,重溫焦裕祿的感人事跡,學習焦裕祿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貴品格,使焦裕祿的光輝形象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實踐團成員譚郎玲說“參加社會實踐𓀇,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習總書記所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含義。在沐鸣3學到的專業知識👹,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蘭考盛產泡桐,當年焦裕祿同志為治沙而栽種的泡桐樹👨‍👩‍👦‍👦,優質的木材是制作樂器的絕好材料。雖然這裡是樂器制作的集散地,但音樂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大多數人只會做不會彈☸️🚼,百姓們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會演奏,提升藝術水平。實踐團隊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當地需求🍛,特意招募了琴、箏專業的優秀學生,為當地的青少年開展培訓🚵🏼🦸🏽‍♂️,力爭為孩子們的學習提供最優良的師資和專業化的課程設置。整個實踐活動培訓教學進度由簡入繁,教學內容難易適中🈂️,教學形式靈活多變,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歡迎。實踐團成員周鑫妍說“由于條件限制,當地的孩子機乎沒受到過音樂教育,但是他們不僅富有音樂天賦還對音樂充滿著熱愛與渴望,這更體現了我們的實踐具有非凡的意義。”

據悉,在臨行前🌡,沐鸣3團委發出倡議,號召青年學子為蘭考脫貧攻堅獻愛心,做貢獻🫶。廣大師生黨員帶頭👇🏿,團學幹部踴躍捐款,慷慨解囊👨🏽,購置了一批杭州生產的竹笛,送給當地的孩子們🌥,以培養孩子們的音樂興趣(蘭考當地不產竹笛)🕵🏻‍♂️。孩子們拿到竹笛後,一個個都愛不釋手🦌,感到既新奇又興奮。在國樂系“小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從最基礎的剪貼笛膜到吹出音階👲🏻💾,都始終保持著認真的態度。小小的一只竹笛就像孩子們通往音樂殿堂的鑰匙,為鄉村孩子的音樂夢想插上了翅膀,也讓杭州和蘭考這兩個距離上千公裡的城市之間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


沐鳴3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