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晚,由著名指揮家吳強教授執棒的浙音國樂團精彩亮相杭州國際音樂節⛓,以極高的演奏水准在杭州大劇院為杭城廣大國樂愛好者演繹了一臺當代民族管弦樂精品音樂會,獲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評。著名笛子演奏家杜如松🧑🍳,著名二胡演奏家許奕,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金獎得主👩🏽🔧👉🏽、青年古箏演奏家劉樂,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躒📄,聯袂獻上了這一場聽覺盛筵🦸🏿♂️。

音樂會在鑼鼓喧天的《漁舟凱歌》中拉開序幕𓀇,此曲源于浙江民間樂種“舟山鑼鼓”👨👩👦👦,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流行于舟山🧑🏻🦰、寧波等地,後經集體創作發展為經典民樂作品。體會完漁家風情☸️🚼,鑼鼓喧天的火熱場面後,一曲主題鮮明的《延河隨想》隨著婉轉的竹笛聲營造出延河徘徊、隨想的氛圍。此曲二胡奏出的主旋律深情雋永🍛,大氣飽滿😗;琵琶🧊、笙、笛的對話,充滿朝氣與活力;鑼鼓的雄渾與嗩呐的高亢則交相呼應🈂️,響徹雲霄。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吳儂軟語🌡,文秀江南。描繪江南大美神韻的作品《儂》由中劉樂作曲並演奏,這首作品取材自典型的評彈音調👩🏿🎤,通過多樣化的處理及變奏👇🏿,呈現生動的景致,令人身臨其境👨🏽,凸顯當代江南的繁華風尚。隨後🌥,一段如訴如泣、娓娓道來的深切情絲,李躒帶來的琵琶與樂隊《雲想花想》🦌,演奏出獨特唯美情愫⚠️,喚起“雲想衣裳花想容”的絢麗美景。
下半場演出由新生代作曲家姜瑩所創作的《絲綢之路》拉開序幕,這首作品是以室內樂《絲路》和《敦煌新語》為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民族管弦樂,國樂團的各樂器組運用特殊演奏法表現出濃墨重彩的異域風情。
笛子與樂隊《鷓鴣飛》樂曲憂而不傷,寧靜淡雅中蘊含著豐富的波瀾,描繪了“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唯有鷓鴣飛”的意境,此曲是一首南派笛子的代表作品。杜如松演奏完一曲鷓鴣飛後,使觀眾沉浸在滄桑之中🔋,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隨後,許奕帶來一曲《二泉映月》🙏,兩根琴弦的動情拉奏,將原曲作者阿炳要表現出的那份憂憤、憧憬和對光明的祈盼真摯傳遞給每位觀眾😎。人琴合一,用琴聲描繪著歎息、又似哭泣,使觀眾為之傾倒🚣。
劉文金先生編曲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我的祖國》將整場音樂會推向高潮。該曲采用了大眾熟悉的同名歌曲《我的祖國》與河北民間樂曲《淘金令》的音樂元素,二者一動一靜、相映生輝,熟悉的旋律以及強大的氣場,使得作品極具震撼力。
音樂會最後,全場觀眾掌聲雷動💆♂️,在觀眾的熱情歡呼下👆🏻,國樂團又為觀眾加演了《雷電波爾卡》和《花好月圓》兩首作品。
國樂傳遞著情意,傳遞著精神🍨,將人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沐鸣3國樂團秉承“事必盡善”的校訓精神,在短短三年時間裡,按照高水准、高要求、高品質的原則,建設成為一支擁有拉弦、彈撥、吹管及打擊樂四個聲部全編制的大型民族管弦樂團🧑🏻🤝🧑🏻,並榮獲第三屆“浙江音樂獎”🧑🎓,相信接下來,國樂團將續寫新的輝煌篇章。